卷首语
入学段之格:规范中学学习生活要求
入学校之格:了解认同学校文化理念
入班级之格:培育凝聚力树立好班风
开端:行为礼仪规范
站姿、坐姿、起立、鼓掌、打招呼、就餐礼仪、三段式回答,这些看似寻常细小的礼仪规范,是萌新们在附中接受的第一堂课。
万事始于细,良好的言行举止是未来三年学习的地基,也是中学生涯影响深远的开端。
从今天起,做一个“附中形象,我是榜样”的人;做一个“站如松,坐如钟,行如风”的人。
知礼,懂礼,漫步校园。
破冰:团队凝练活动
激情拍掌、两真一假、拆弹专家、驿站传书、抓乌龟、花开花落,丰富好玩的团队凝练活动让萌新们打破了陌生和尴尬。
此起彼伏的笑声,高度专注的眼神,共商对策的讨论,参悟活动像是一条纽带,串联起萌新们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。但活动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,最终的抵达应该是“感发”和“领悟”。
他们说:我理解到了理解规则、利用资源的重要性。
他们悟: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,一人犯错,前功尽弃。
他们感:打破惯性思维,积极复盘,才能突破失败的瓶颈!
认同:班级文化建设
曙航班、逐光班、凌云班、无限班、翰林班……这一个个创意十足的班名,寄托着对班级的想象和祝愿。
孩子们握着手中的水彩笔,画出海浪、翅膀、船帆、火星、毛笔,构成了各具特色和标识的班徽。
他们说:海浪代表我们可以节节高升,翅膀代表我们可以追寻梦想的曙光;
他们说:那未知吉凶的前程,仍然有无限可能,我还是要扬起我的风帆!
他们喊出“凌云壮志,永不言弃”的口号,表达“大任于斯,舍我其谁”的壮志。
短短几天,班级凝聚力形成了,班级认同感加深了,作为一份子的“我”,又怎会不觉得幸福和满足呢?
呼应:晨诵与暮省
晨诵、午读、暮省……
这一头一尾的遥相呼应,是良好习惯的养成,是仪式感的生活态度的建立,更是让同学们明白,积累的力量和坚持的意义。
写下今日的小遗憾,预定明天的小确幸,成长也就在这丝滑的笔尖中,悄悄来临。
高潮:升学拜师礼
授年级旗
授旗接任是交付辉煌传承的接力棒,更是责任和使命的抵达。初2026届的旗帜从卓忠越副校长手中接过,传递的是一往无前的热情和胜利终将到来的决心。
授班级旗
旗手就位,授旗!
授旗仪式以班为单位进行,班主任在台上挥舞班旗,旗手郑重接过。
班级文化展示环节,各班的小成员们喊出口号,唱出班歌。
调整队形,变换道具,配上动作,各班在舞台上展示自我,展现班风。
致意、敬礼、献礼,在拜师礼环节,为了给班主任惊喜。萌新们拿出画的漫画、折叠的纸花、准备的束脩之礼,献给亲爱的班主任们。
“我们以附中学子的身份明志……”
“我是一名光荣的西南大学附中教师……”
学生和教师们右手握拳,高举过肩,进行了庄严的宣誓,严肃激励的誓言响彻礼堂,这充满神圣感和仪式感的一刻,让我们明白,仪式“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子,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”。而这些日子,这些时刻,我们想成为不一样的人了。
谭中胜副书记发言
欢迎同学们来到西南大学附中,来到西附星辰!这里是大学里的中学,中学里的大学。愿同学们有与时俱进的精神、心怀天下的格局、坚韧不拔的定力,蓬勃向上、砥砺奋进,不断挑战自我、突破自我,成为下得苦功夫、练就真功夫的附中人!
言志:新生代表发言
来自初一13班的杨铭珺同学代表新生发言,她说这3天的入格教育意义在于:不断的引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知礼、明礼、守礼,为人有素。入学段之格、入班级之格,入附中之格,培养独立人格。
嘱托:教师代表发言
初中不是休息的驿站,而是更加努力拼搏的开始。希望你们明白困难是人生的“磨刀石”,奋斗是人生的“铺路石”,“躺平”等不来“锦鲤”,“舒适区”遇不到“高光”,游戏世界的“开挂”不能在现实世界中“一路通关”。作为新时代的附中人,你们不仅要心中有光,更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、心怀天下的格局、坚韧不拔的定力,蓬勃向上、砥砺奋进,不断挑战自我、突破自我,成为下得苦功夫、练就真功夫的附中人!
人生是场偶尔治愈、时常遗憾的追逐。或许我们拼尽全力,也无法拥有不涂改的人生,但是可以造就一张整洁的卷面;或许我们竭尽所能,也无法获得一马平川的坦途,但是可以涵养海纳百川的胸怀。
各位萌新们,让我们不负韶华,勇往直前!